“我们的节日•七夕”线上活动:七夕话文物
时间:2021-08-13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七夕的源起

     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是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源于“牵牛婺女”星宿崇拜与原始信仰,“牵牛婺女”最初的含义是粤地用以作天文星区对应地理分野的“分星”。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纺织业者,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佢诞辰,是之为“七姐诞”。千百年来,生活在中国各地的普通民众围绕着这一节日都要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史记·天官书》



河南南阳白滩汉墓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

 因物达情

  永以为好 

文物中的爱情故事

     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爱情信物变文物,穿越千年,相思不朽。


合卺杯——交杯合欢

     “共牢而食,合卺而酳” 是中国古代婚礼仪式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程序。合卺杯是新人共饮合欢酒的专用杯子,在现世的婚俗中演变成为交杯酒。


 这件出土“合卺杯”是一件木质双联耳杯,由朱、黑二色绘成。据考证墓主人是一位古蜀国贵族妇女,在人生的尽头,选择将“合卺杯”带往生命的彼岸,让见证自己一生中最甜蜜幸福时刻的信物,生生世世陪伴左右。


“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长相思、毋相忘

      “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出土于西汉江都王刘非的第12号陪葬墓,这样一枚不起眼的银带钩,暗藏着美丽的誓言,它像兵符一样,自中间一分为二,两个半扇的内壁分别以阴阳文刻着“长毋相忘”四个字,阴阳文字的相合有“契合”的意涵,预示回归严丝合缝的状态,增添了使用过程中的乐趣。


“长毋相忘”在汉代是一句时髦的俏皮话和流行语,在铜镜和漆器上能经常看到。用“长相思、毋相忘、常富贵、乐未央”等表达快乐永不停歇、富贵之日不相忘、感情长久没有尽头之意。

     在生活的日常里互道珍重和勿忘,是夫妻之间的小浪漫,通过“长毋相忘”银带钩想起夫妻感情中的美好,可谓“撩”在日常。


长沙窑青釉褐彩诗词壶——君生我未生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以(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素朴的二十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说出了对情人的眷恋,诉说了相见恨晚的失落、难分难舍的缱绻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一份爱而不得、相见恨晚的遗憾表达的淋漓尽致,虽已过千年,但还是能打动人心、穿透情愫。

                      纤云弄巧话七夕

乞巧习俗


穿针乞巧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册七月桐荫乞巧,现藏故宫博物院

喜蛛应巧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清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七月乞巧,现藏故宫博物馆

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清姚文瀚七夕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

                     柔情似水亘古今

 从古至今,七夕的民俗活动都是丰富多元的。有充满神奇色彩的,相传在七夕当夜待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的悄悄话;有针对性较强的祈愿习俗,如穿针乞巧、喜蛛应巧;还有拜织女、魁星星辰以期圆满愿望的……这些带有仪式感的民俗传统延续古老的文脉,讲述着成人世界的不老童话。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描述,这是文献中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随着时代发展,穿针乞巧、投针验巧、拜织女、吃巧果、接露水等习俗渐渐丰富了“乞巧”的形式和内容。

     随着时间演变, “乞巧”的社会功能逐渐弱化,更具有一种象征意义,这时七夕的爱情元素被无限放大。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七夕也渐渐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口味和节奏,成为中国情人节。